合力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吸引力

发布者:suncitygroup太阳新城no1发布时间:2024-01-02浏览次数:

来源:广西学习平台 2023-12-29 作者:邱杰

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是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的重要路径,也是引导大学生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协同、资源协同、队伍协同,对于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推进大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大思政课”建设要求

推动实践教学机制协同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质效同增的重要阵地。当前,各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因此,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动实践教学机制由“思政课实践”向“大思政课实践”转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领导机制协同。建立党委统一领导,suncitygroup太阳新城no1牵头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以及各学院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工作体系,使领导有力、部门协同的实践教学领导机制成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力量保证。

教学机制协同。建好建强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环节安排合理、过程管理规范、资源有效整合、评价科学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使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的实践教学机制成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保障机制协同。完善政策支持、经费落实、场地建实、师资配齐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使保障有力、落实到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成为提升实践教学实效的坚实基础。

聚焦“共建共用”建设思路

推动实践教学资源协同

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指所有蕴含思政教育要素,承载思政教育内容的物质、文化、自然、社会以及网络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实现“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生活中讲”的目标,就应当广泛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以及网络等各类资源的作用,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实践元素,使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区域资源协同。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各类资源优势,出台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用”建设方案,积极与地方政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协同合作,建立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社会资源纳入思政实践教学,丰富和扩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空间半径。

红色文化资源协同。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资源,充分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和主题实践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新时代鲜活的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实践教育基地等多元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扩展实践教学的时空广度。

学校实践资源协同。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破除校内思政实践与课程、专业、活动以及网络之间的壁垒,贯通思政课实践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现实与网络等情境下的思政实践活动学分互通认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实践形式,提高思政实践教学的参与率。统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网微端屏”一体化推进的网络思政实践平台,推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功能的思政课实践平台,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育人功能发挥。

聚焦“同向聚合”建设目标

推动实践教学队伍协同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建好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通过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纳入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政治理论素养。

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协同。倡导各门思政课开展共同备课,通过对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破除课程藩篱,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课程实践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理论教学内容。

“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协同。破除固有教师归属壁垒,树立大思政师资理念。在选优配强思政课实践专职教师的同时,注重选聘优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八支队伍”,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相互协同的思政实践育人合力。

思政课线上线下实践协同。鼓励和支持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积极通过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实践感悟等多种形式,系统提升实践教学的组织、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和水平。引导教师主动回应时代要求提高网络素养,打破实践教学固有思维框架,积极参与并综合运用线上教学方式,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实践教学,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向聚合的生动局面。

【作者为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本文系广西教改重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协同递进模式探索与实践”(2020JGZ121)阶段性成果】